有同学在后台给我留言:
“老师,我现在在家很焦虑,想努力学习,可又管不住自己。自律性太差,每天都要跟自己的懒惰作斗争,感觉有两个小人在自己心里打架,该怎么办?”
我想这位同学应该是很有上进心的人,可惜行动力不够,清醒地看着自己一点点落后,想改变却又无能为力。
坦白讲,我也不是一个自律的人,我无法用亲身的经历告诉你,自律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!在我成长的过程中,也因为不够自律,错过了很多很好的机会。
我只能给你分享几件事情,希望能给你一点触动。

1
上高中的时候,数学老师对我们说:“谁能在假期也保持着学校的作息时间,那么他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!” 当时的我们以为老师在开玩笑,这样的事情不是小菜一碟吗?
寒假带了一堆的资料书和试卷回家,信心满满地想趁寒假好好的复习复习,可到假期快要结束时候,我发现带回去的那堆资料书我翻都没翻,试卷一套都没有做完。
内疚的我想起了数学老师说的话,打算在最后几天按学校的作息时间来学习:早上七点起床,晚上九点半睡觉,除掉中午休息两个小时,其它时间都用来学习。
可我发现:我一天都坚持不下来!
开学后,不甘心的我问了下身边的同学,结果都是和我一模一样的状态:早上十点起床,各种同学聚会,各种上网,晚上看电视看到十二点,等到快开学时,猛抄作业。
不过也有例外,隔壁宿舍的苏军说他勉强做到了按学校作息时间来学习。之所以说勉强,是因为过年有三天他在走亲戚,没怎么学习,苏军的话让我们汗颜不已。
苏军是班里面最有特点的人,我们给他个绰号叫“不动明王”。他每天的学习状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默默的学习,一坐就是一上午,连上厕所的次数都出奇的少,偶尔累了,就趁下课的时间趴着睡几分钟。
他是我们那群人里面唯一能够做到在假期也坚持学校作息时间的人。三年后,苏军北上就读中国人民大学,完美的印证了数学老师的话。
后来我才明白,在假期要坚持学校的作息时间需要超强的自律,难度堪比登天。我们大部分人,都只是泛泛之辈,无法做到。
但事情总有例外,学霸们能做到。网上有人调侃道:不怕同学是学霸,就怕学霸放假。像苏军一般的学霸,自制力超强,他们在假期里面也把作息时间排的满满的。而我们这群人,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与他们的差距越拉越大,看着他们越走越远,走向成功。
2
刚上大学时,系里面都流传着蒋师兄考研的故事。
蒋师兄的女朋友保送了上海外国语大学,然后他们分手了。受到失恋打击的蒋师兄决定考研,考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。
学英语的人都知道北外的英语系研究生有多难考,更何况是一个南方学校的学生。
南北方用的教材是不一样的,北方的学校用的是北外编的教材,而南方的学校用的是上外编的教材。
蒋师兄要考北外的研究生,也就是说他面对一大堆的新教材重新开始,难度可想而知。这个时候,离考研初试的时间只有一百多天了。
蒋师兄果断的报了名,买教材,然后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表:六点半起床,七点准时在图书馆,一直学到晚上十点图书馆关门。然后到操场慢跑一个小时,一边跑一边听英语,跑完回宿舍,晚上十一点半准时睡觉。学校的操场一圈四百米,一个小时下来,能跑十五圈,六千米。碰上下雨不能跑步,他就去体育馆打一个小时的羽毛球。
蒋师兄坚持了三个半月,成功考上北外研究生,系里面都轰动了。
虽说蒋师兄的成功,失恋也起了一定的作用,但能这么心无旁骛的坚持三个月,这份自律让成功也变得容易起来。
我们大部分人的考研状态:早早的占座位,然后用手机刷抖音,刷微博,玩到一天结束,然后发一个朋友圈,感动一下根本就没怎么学习的自己。
有些人甚至带着女朋友一起去上自习,一边卿卿我我,一边玩手机,梦想着跟女友一起考上研究生,最后谁都没有考上,潦草的分手。
后来我发现:能心无旁骛的做一件事情的人,都是极度自律的人。
3
井水说:“三十岁后,还有六块整齐腹肌的人,都是厉害的角色。”
三十岁后,还能有六块腹肌,这样的人,不光厉害,都是对自己下得了手的狠角色。当然,如果你的职业是健身教练,请你自觉绕道离开。
大部分人到了三十岁,随着新陈代谢减慢,运动减少,脂肪沉积已是必然。
我们有多少人,曾满怀信心地办了一张健身卡,脑袋里满是自己的健身计划,发誓要练出完美的腹肌。
可卡办完之后,用过一两次,然后就被扔到了抽屉的某个角落。过了好久,看着自己日渐丰硕的肚腩,想着再去锻炼的时候,发现健身卡都找不着了。
也终于明白:腹肌这样的东西,终究只适合长在别人身上,自己心太软,舍不得一身肥肉。
当然,我承认每个人既要工作,又要照顾家庭和孩子,实在挤不出时间来健身。只有那些超级自律的人,他们才能做到。他们对自己下手够狠,当自己累成狗的时候,也会逼自己定期去锻炼。
想要有腹肌,光靠锻炼是不够的,还要注意饮食,数着卡路里吃饭。光是这一点,我这种吃货就做不到。
如果您喜欢《叶况:何以解忧,唯有自律!》记得点击分享给更多好友噢!